今年上市以来,本土体育用品行业处于全行业盈利水平大幅下滑的历史时期,高存货危机成为每一家中国体育用品公司的问题。以李宁、阿迪达斯为代表的体育品牌面临困境,高库存压力、渠道拓展受阻等,而此时奥运的来临,使它们纷纷看好奥运。…[详细]
各大体育用品品牌相继开打奥运营销大战,押宝奥运营销是国内体育用品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奥运营销虽然对体育股有刺激效应,但这种效应是‘昙花一现’的,它不能带来业绩的支持。如今,奥运已经结束,那么本土体育品牌又该如何,又将面临怎样的转变?
![]() 李宁的“挣扎”:四大顽疾缠身 李宁2011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约89.29亿元,同比下降5.80%;净利润3.86亿元,同比下降达65%。相比安踏、特步、361°和匹克等竞争对手的净利润分别为17.30亿元、9.66亿元、11.33亿元、7.80亿元,李宁排位垫底。然而,一个前李宁公司管理人员表示,“如果以营销失败来掩盖一切的话,李宁仍将一直会沿着下行通道走下去。”他认为,成本问题、渠道搭建、管理粗糙、董事会和管理团队间关系等四大问题,一起造成了李宁如今的状况。…[详细] 李宁、安踏、匹克等本土体育品牌陷市场困境 李宁公告称,2012年全年订货会至今均已完成,全年新产品订货会订单金额较去年为高单位数百分比的下降,其中鞋类产品的订货额录得双位数跌幅。服装方面,订货额录得逾20%跌幅,其平均零售价及订货量,分别录得低单位数及逾20%的跌幅。公告第二天,李宁股价大跌8.06%,其竞争对手安踏体育下跌3.33%。实际上,陷入泥潭的不仅是李宁,另一家本土体育品牌安踏体育也深陷其中。安踏体育5月17日公告称,2012年第四季度订货会订单额按年录得低双位数百分比的跌幅,全年订货会合计订单额则按年录得高单位数百分比的跌幅。公司股价也在近三年的低谷间徘徊。 …[详细] |
||
阿迪达斯关闭其在华最后一家直属工厂 业界传出运动服装品牌阿迪达斯决定关闭其在华的最后一家直属工厂——位于苏州工业园的全资子公司的消息。就此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阿迪达斯,阿迪达斯中国总部一位陈姓新闻发言人员确认了苏州工厂将关闭的消息。其同时表示,此前媒体报道的一些细节并不准确,更多详情会在稍后发给记者的邮件中解答。但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收到对方回复。 …[详细] 阿迪达斯宣布关闭中国工厂欲迁生产线 7月17日,运动服装品牌阿迪达斯(adidas)宣布将关闭其在华唯一的直属工厂,有可能迁往东南亚。这家唯一直属工厂位于苏州工业园,是阿迪达斯集团100%的全资子公司。工厂将于关闭的消息最早由面临遣散的工人传出,随后记者在阿迪达斯中国总部得到证实:2012年底,阿迪达斯将关闭在华的唯一一家自有工厂”。尽管公司层面没有明说工厂关闭的原因,但据专家分析:目前中国销量大幅攀升的背景下,阿迪达斯关闭工厂的举动唯一的解释就是,这家跨国公司想降低制造成本,准备把生产线迁往成本低廉东南亚地区。…[详细] 李宁海外市场受阻 欲重整国内市场 “为了打开国际市场,国内体育品牌做了很多尝试,但这些尝试都非真正意义的国际化。”一名体育运动品牌高管指出,由于核心技术的缺失,国内体育品牌以剑走偏锋的方式希望能达到一定效果,其最终的目的还是 “墙外开花墙内香”——国内品牌做国际市场的目的还是为了造成一定影响力从而影响国内市场的销售。…[详细] |
![]() 借力NBA冠军 匹克篮球球鞋热卖 “根据各地经销商的数据,每年匹克球员夺冠,都会带动整个匹克产品的销售。在休赛期的匹克球星中国行活动,则成为匹克产品销售量的另一个助推点。”匹克CEO许志华说。 …[详细] 李宁之囧:押宝“90后”是错误的决策 “体操王子”、李宁公司的创始人李宁喜欢用“囧”字来形容公司的困局。继2011年营业收入、毛利和净利润等三项指标同比大幅下滑并且痛失国内运动品牌第一的王座之后,今年李宁公司业绩继续恶化。据最新公告,今年上半年李宁公司鞋产品的订单金额按年计呈双位数下降之势,服装产品年跌幅则超过20%。至此,在内地五家赴港上市的体育用品公司中,李宁公司净利润已掉至队尾。…[详细] |
||
李宁公司CEO退任 公布未来计划 李宁公司7月5日早间发布公告宣布,行政总裁张志勇自7月4日起退任,亦不再担任董事会执行委员会委员。 …[详细] 张志勇时代告终 李宁危机仍未过去 在止步10亿门槛之前,李宁选择了让陈义红离开。而这一次李宁在百亿大关门口徘徊已久,业绩陷入泥沼,昨日(7月5日),李宁最终做出了决定——现任CEO张志勇卸任。…[详细] 西班牙媒体称李宁子公司宣告破产 李宁西班牙子公司上周五宣布了破产和业务重组的消息,其与西班牙多家俱乐部的合作协议由此作废。…[详细] 李宁海外市场受阻 欲重整国内市场 李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总部已于2012年7月4日收到西班牙授权商LNPLUSIBEROAMERI-CAS.L。的邮件通知,由于西班牙市场环境恶化和自身经营不善,申请破产。…[详细] 运动品牌再启奥运营销战 今年是奥运年,4年前北京奥运期间销售业绩的直线上扬,让卢滔至今记忆犹新,今年高库存的压力一直困扰着他们,他们寄望伦敦奥运能冲冲量,然而销售一直不温不火,直到端午节才有所爆发。为此,他抱怨自己店里奥运推广的广告来得太迟了些。但卢滔不断地安慰自己和同事:“奥运会半个月的比赛,每天生意都会和端午一样好。”…[详细] 安踏等体育品牌对赌伦敦奥运会 4年前,成功借助北京奥运会,闽体育品牌逆势实现了经济危机中的销售业绩增长,面对4年后的伦敦奥运会,闽体育品牌希望借助奥运再次创造奇迹。…[详细] 押宝奥运胜算几何 看本土体育品牌如何破术 6月27日,匹克(拓展选址信息)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下称“匹克”)赞助七国奥运代表团装备交接暨奥运战略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详细] 借奥运福建体育品牌甩掉三年高库存 “库存三年都卖不完。”这是圈内开始流传的一句话,福建体育品牌每年30%至50%高增长的黄金十年已经成过去,高存货危机成为每一家体育用品企业必须仔细考虑的问题。…[详细] “中国制造“ 品牌力量独占伦敦奥运 据悉,本次参赛的中国代表团一共派出621人参加本届伦敦奥运会,其中运动员有396人,其中包括林丹、王皓等29名北京奥运冠军。中国代表团将参加除了足球、手球和马术之外的23个大项、212个小项的角逐。…[详细] 体育用品商试跃新“龙门” 商场如战场,四年前的沸腾成就了一大批体育用品商,也“围城”困住了阿迪达斯,尽管阿迪曾是2008年奥运会最大赞助商。…[详细] 匹克、安踏等闽企掘金伦敦奥运会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商机无限,带动了“中国制造”商品热销,仅伦敦奥运会纪念品就有六成产自中国,美国奥运队服也被爆出是“中国制造”………[详细] 晋江鞋服品牌进军伦敦 “全球顶级运动员汇聚伦敦,这是他们最激动的时刻;对我们而言,这也是难得的品牌营销兴奋期。”361度副总裁侯朝辉坦言。 …[详细] 拉夫劳伦声明确保下次奥运制服在美国造 近日,拉夫劳伦提供的美国运动员在此次伦敦奥运会上的服装由“中国制造”一事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连国会议员都频频发声进行指责。…[详细] 安踏和匹克等中国品牌下注奥运 2009年,经过北京奥运会后的漫长谈判,安踏击败了竞争对手李宁和阿迪达斯,最终与中国奥委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成为2009~2012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的合作伙伴。…[详细] |
![]() 体育品牌,激战奥运 代表全球最顶级的体育赛事奥运会刚刚在伦敦落下帷幕,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同的是,本届奥运会中的中国体育赞助商大幅减少。…[详细] 泉州品牌奥运营销战果累累 见证了体育用品发展 伦敦离泉州很远,伦敦奥运却离泉州人很近——中国代表团穿着“龙服”屡屡登上领奖台,胸口上的标志是安踏;当56公斤级举重冠军朝鲜选手严润哲含羞领奖时,他身上穿的是361°…[详细] |
||
借奥运刺激效应 李宁、安踏等昙花一现? 奥运营销远非一日之功,却难以解释为何偏偏是8月6日,国内体育用品股李宁、安踏等均出现了狂舞之势。招商证券分析师赵晓认为,奥运营销虽然对体育股有刺激效应,但这种效应是“昙花一现”的,“它不能带来业绩的支持。”…[详细] 运动品牌奥运营销战 李宁安踏平分秋色 奥运第四天,在竞技体育令人叹为观止的巅峰对决背后,企业间的奥运商战也正如火如荼。安踏豪掷6亿成为中国奥委会战略合作伙伴,李宁则将中国奥运代表团中体操、跳水等五支梦之队赞助权收入囊中。而这不过是激烈的企业竞争中的一个小小切片。…[详细] |
![]() 安踏奥运营销难有长期效果 行业模式待转型 伦敦奥运的举办不仅成为运动者的狂欢节,也成为了体育类上市公司比拼奥运营销手段的重要舞台。安踏体育也不例外,公司方面人士称,对于奥运营销,公司主要采用的是“赛事营销金字塔”,由超级明星、运动队战略等部分组成。…[详细] 运动服企陷高库泥沼 高成长引擎难重启 今年来,李宁、中国动向、匹克体育等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品牌运动服饰公司均遭遇了市场增速下滑、集中度偏高、库存高企等问题。尽管随着奥运会的召开,但在行业依旧低迷的情况下,对家体育用品公司却依旧出现了一波反弹行情。…[详细] |
||
论2012奥运营销战:谁是最大赢家 在奥运营销中,押对宝到底有多重要?体育用品企业361°用事实给了我们答案。…[详细] 国内体育用品在伦敦奥运广告营销解读 作为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事,奥运会所带来的广告效应一直备受追崇。而缓缓拉开帷幕的伦敦奥运会,更是被视为一剂强力针来刺激今年处于低迷状态的广告市场。…[详细] 运动品牌巨头李宁:改变正在发生 对于李宁而言,“让改变发生(Make the Change)”这句口号不仅仅是其品牌精神的诠释,也成了公司如今步履维艰境遇的行动指南。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之下,改变是唯一能做的事情。…[详细] 奥运闭幕 国内体育品牌股价回调 随着伦敦奥运会落幕,在香港上市的体育品牌股周一集体走弱,多只个股跌幅超过3%。截至当日收盘,李宁02331.HK 下跌4.5%,报4.46港元。…[详细] 伦敦奥运闭幕 体育品牌股集体回调 8月13日,随着伦敦奥运会落幕, 在香港上市的体育品牌股今日集体走弱,多只个股跌幅超过1%。…[详细] 安踏:奥运之后,路在何方? “安踏体育是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合作商,这种合作对其品牌宣传比较有利,但资本开支也相对较大,预计公司今年的业绩肯定不会理想。”…[详细] 国内体育品牌库存压力持续增加 安踏体育(2020-HK)近日发布了2012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报告显示,由于受到存货过剩和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上半年公司营业额39.3亿元,较去年的44.5亿下滑了11.6%,股东应占溢利减少17%至7.696亿元。…[详细] 借力巨星 匹克开拓海外征途 2005年,中国体育运动品牌匹克刚刚进驻意大利市场,自我期许并不高,但还是被一个“意外”弄得措手不及。当地一位运动员在购买匹克产品后,找到经销商投诉,原因是脚上的匹克运动鞋鞋带突然断裂。…[详细] 结合长期运营 泉企“后奥运营销”开启加速键 伦敦奥运会结束后,我们定了两个任务:一个是研究国外品牌的奥运营销策略,并对企业自身在这次奥运期间的营销效果进行一个评估。…[详细] 体育品牌开战“后奥运营销” 尽管伦敦奥运会的余热仍在,体育用品企业似乎已经开始调转风向了,积极备战后奥运会时代。 …[详细] |
本土体育品牌能否重新选择经营方向和策略,扭转不理局面,赢得市场的主动权,关键还是取决于企业的创新和改革力度。是一路畅通的发展路途,还是仍旧低迷的生存困境,体育用品行业今后的发展仍是个未知数。
中国商业地产十年之路经验与教训 | |
![]() 中国商业地产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辉煌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虽然商业地产是目前地产业的投资热点,但是随着我国商业地产由萌芽到发展壮大,甚至于到现在出现局部过剩,供过于求,其中反反复复,暴露出许多的缺点与不足, 产权分割加剧了商业统一规划、统一招商和经营的难度,最终失败的可能性极大。...详情 | |
百货业遭遇瓶颈面临转型 | |
![]() 随着品牌折扣店、网上商店等新型业态实现快速增长,传统百货上半年表现不佳,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百货业销售均呈现增长缓慢或负增长现象。...详情 | |
商业地产黄金时代到来还是太疯狂 | |
![]() 从2010年开始,商业地产的发展就进入快速发展期,而2010至2020年更是商业地产发展的黄金十年期。蓬勃发展的商业地产,成为不少备受住宅市场调控影响的房地产企业新的掘金地,纷纷转型商业...详情 | |
哈利波特如何与商业地产完美结合 | |
![]() 文化地产是以文化软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房地产开发模式,是用文化引领规划、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营销体系、物业服务……的系统工程。商业地产领域的“HAPPING MALL”模式,工业...详情 | |
家乐福屡玩“价签戏法”直触大底线 | |
![]() "跨国零售业巨头"们更应该深刻反思,为何在口口声声宣扬"企业社会责任"的同时,却频频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甚至在东窗事发之后,仅仅一句清淡的道歉了...详情 | |
商业地产人才奇缺 专业人才难求 | |
![]() 从2009年至今,商业地产高级人才的薪酬增长水平一直呈较大的上扬态势。甚至有不少极端案例出现,部分民营企业由于盲目盘下商业项目,缺乏长期愿景和人才储备,往往会选择用极高的薪水...详情 |